独立导演蒋能杰的记录片《矿民、马夫、尘肺病》最近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并由于纪录片聚焦的话题以及导演本人积极的网络传播而引起热议。我们尊重那些为记录和反映社会真实面而作出贡献的电影人,希望他们在创作道路上遇到的阻碍越来越小,也希望他们的作品被越来越多人看到。在《矿民、马夫、尘肺病》之外,历史上还有许多聚焦劳工议题的纪录片。我们在这里分享一份包含20部劳工题材纪录片的片单,希望读者不仅能够在这些影像中尝试去理解全球劳工在不同时代所面临的困境,并且能从他们对困境的反应和行动中得到启发,转化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能量。我们还策划了一场分享活动,邀请导演蒋能杰作为嘉宾参与,一同参加的还有“大爱清尘”的发起人王克勤。活动预告信息请拉至文末查看。
1999年,摄影师王兵带着一台小型DV机来到沈阳市铁西区。这里是新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之一,也是计划经济的坚固堡垒。他将镜头对准那里的冶炼厂、轧钢厂和电缆厂,与工人们一同上下班,听他们谈论下岗、工资、养老金——他们似乎已经平静地接受了在国有企业改革浪潮中工厂即将倒闭的现实。
镜头在工厂作业的现场和工人闲谈的休息室来回切换,这构成了《铁西区》第一部分《工厂》的主要场景。工厂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角。看似杂乱分割的工厂镜头,连结起来是一套严密完整的生产工序,而工人们的谈话与其中的情绪好似对工厂这一庞大机器运作方式的细微注脚。最后,伴随着工厂的关闭,工人们与工厂的关系彻底瓦解。影片第二部分《艳粉街》展现工人家属区的生活,第三部分《铁路》拍摄在铁路边上生活的老杜一家。该片被誉为影史上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以及中国最好的纪录片之一。
《厚街》源于《南方周末》一次名为《向东向南向北》的系列报道。2001年春节之后,记者跟随四川农民工前往全国各地,时为记者的周浩来到位于东莞珠江口的小镇厚街。这里是80年代初港台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最早进驻大陆的地方。背井离乡之人为了共同的生计,在密集嘈杂的出租屋内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活体系和产业链:外地来的二房东,专门办假证的人,接生婆……正是在这样具体的日常和众生相中,影片着力展现农民工各自鲜明的生存哲学和生活态度,而不是一味表达居高临下的怜悯姿态。
同出租屋一样杂乱的是屋内的人际关系。这里有清醒认识到同男友的关系“不会成事实”的青年女工,有同前妻、小女友纠缠不清的算命先生,有刚生下二胎的恩爱夫妻……这里的一切都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着。
2001年4月6日,陕西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38人遇难。2004年11月28日,陈家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166人遇难。导演林鑫表示,2004年爆炸那一次他就有拍摄的想法。“但考虑到当时直接去的话,能拍到的更多是事件和新闻层面的东西。想拉开一段时间距离,希望能够平静从容地注视当下的矿工生活。”为了拍摄了这部关于矿难的影片,这位矿工之子等待了五年。本片通过矿工、遇难者家属等二十余人的口述和街头随机采访,从不同角度立体地呈现了矿工的真实生活和矿难背后残酷复杂的社会现实。这部影片是林鑫《生存三部曲》的完结篇。片尾那段矿车下井的画面是导演用镜头对矿工群体的持久凝视。生活在继续,矿工们日复一日,继续着他们的劳作。在烟花绽放歌舞升平的庆典仪式中,导演依然试图用影像留住记忆。
导演林鑫以退休老矿工们的自述为线索,拍摄了一部关于他们的黑白影片。跟三线一样,这些工人们被党的宣传所号召,到基层建设大西部。三里洞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这些人从上海来到此地成了煤矿矿工,投入了建国初期的西部大开发,个体命运被卷入时代洪流,纪录片在今天的人看来略显冗长,但这些口述相互映证,汇成了深刻的历史见证。林鑫自身是矿工的儿子,记录片最后有他深情的朗诵,是一部与导演生命相交织的记录片。
榆林,地处中国西北,曾经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近年来,因为巨量煤炭资源的迅速开发,一跃成为“中国的科威特”。尽管地底蕴藏着无比丰富的煤与油气资源,这些资源带给当地人的并却不是富足的生活。大量的外来投资蜂拥而至,涌现出许多亿万富翁;贫穷的人们纷纷涌向煤炭产业链,挖煤矿、开运输重卡、做煤炭信息中介以寻找一夜暴富的机会。本片聚焦煤炭产业链上的三个环节,采取类似访谈、速写、纪事的文体形式来分别摹写煤矿、重卡和信息中介的众生态,以表现当下普通中国人在获取财富的过程中的现状,有浮躁,有焦虑,奋力奔突,别无选择……在这部片子中,导演没有把镜头对准那些靠煤矿开发一夜致富的煤老板,或者犀利生猛地去记录这一群体在暴富之后穷奢极欲的生活,只是将那些位于煤矿生意边缘的人们的挣扎与疲惫娓娓道来。
一粒棉花种子到流水线上的一件牛仔裤,柔软的棉花承载了多少普通人的生活?一斤棉花成本不到10元,一件成衣可以买上千元。经过漫长的棉花产业链,从棉花种植,到加工成纺线,到成衣制造,到服装设计,到国际贸易和运输,资本在链条的每一环节完成着它的惊险跳跃。导演周浩走进棉田,花八年时间拍摄了这部《棉花》。影片以棉花的生长周期来串接,种棉、摘棉、纺棉、做棉质衣裤,一切都由工蚁一般的平民的一双双手完成。然而,产业链创造的经济价值并没有被公平分配——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上游很自然对资源密集型的下游施加剥削,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农民只能获取最微薄的利润。“在中国,与棉花这条生产链相关的人数以千万计,我们解读棉花,也想从中解读‘中国制造’之于中国普通人的意义。”──周浩
一个金属集装箱改装成的休息室里,工人们在这里说笑逗乐、发手机短信、打盹。接着,他们在另一个集装箱打造的临时居所里看电视、吃饭,天花板上有一排窗户,让人感觉身处井底。《原油》由导演王兵在中国西北的戈壁高地上拍摄,它呈现了采油重工业抽取原油的景观,以及成百上千的采油工人一天14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状况。可以说它是一部缺少刻意叙事的纪录片,也可以说是一部电影装置艺术。14小时中有,约5小时无声重复工作画面,5小时工人扯淡聊天玩牌画面,2小时手机公放“金曲”,2小时其他无声空镜。该片主要反映了那些大公司和知名企业为寻求能源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从而倡导环境保护、迫切呼吁防止环境资源的污染。原油开采并非可持续性,王兵试图通过该片告知那些公司和组织使用原油作为能源的危险。《原油》让观众目睹工人们一天14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被敦促着见证的不仅是危险条件下的劳动本身,还包括无聊的间隙和中途休息。
在“中国硅谷”深圳郊外的龙华新区,有一个名叫三和人才市场的大型职业介绍所,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者集散于此地。其中有一个人群被称作“三和大神”,他们只打日结零工,过着“工作一天、休息三天”的生活,只吃廉价挂面、喝一块钱的水,在三和人才市场附近的网吧、廉价旅馆、甚至是露天街头过夜。他们的时间感仅限于今天,明天没钱吃饭再考虑究竟是选择忍忍饿着,还是再做一份什么零工,必须是日结的那种。有的人为了赚点钱卖掉了自己的身份证,一些“大神”名下挂着上千万资产的注册公司。NHK跟踪采访了“三和生态圈”内形形色色的人们:包括三位典型的“三和大神”、在成为“大神”边缘挣扎的年轻人、因贫失学的务工者、三和周边的个体中介、牵挂妻儿而只能勤勤恳恳不敢成为“大神”的人,以及在深圳顽强生存下来的第一代打工者。NHK的镜头在瑰丽光鲜的现代深圳上空与冗杂晦暗的底层龙华社区间交替穿梭,捕捉第一代、第二代打工者的代际差异和他们各自面临的困境,涉及从自身的生计到户口、教育等等问题。第一代打工者大多吃苦耐劳,虽然在深圳已奋斗了十几年,却有着一种辛酸的清醒,深知“这是别人的城市,我们只是来打工的”,为了如何不让孩子变成留守儿童而伤透脑筋。而三和生态圈内许多第二代打工者本身就曾是留守儿童,他们当中许多人也曾有理想能吃苦,来到深圳后却被单调过劳的工作榨干热情与斗志,逃遁到能够“说走就走”的日结工作中,沉溺于网络,在虚拟世界中寻找乐趣,有的坠入另一重罗网:网络赌博、游戏消费、非法贷款…不管是已经成为“大神”的年轻人,还是三和市场周边仍在挣扎的务工者们,几乎都带着同样的一道伤痕——繁重过劳的工作对身心的消磨。成为“大神”不过是异化的一种终极形态,是“放手坠崖”的底层劳动者们群聚形成的一种“价值场”,一旦被其捕获便很难逃脱。而被工作深深伤害的人又岂止于此,写字楼“社畜”离“三和大神”的实际距离,又有多远?
本片用细腻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来自四川的务工者家庭面临的代际冲突与人生困境。张昌华、陈素琴夫妇和许多第一代打工者一样,背井离乡到广州打工,只为给留守家乡的儿女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希望下一代能够通过教育走出农村,在城市真正立足,摆脱上一辈人漂泊无根的务工者的命运。然而长年的聚少离多使得张昌华夫妇与女儿张琴关系疏离,农村单调的生活让这个少女找不到希望与快乐。张昌华夫妇每年春节历经艰难登上归途列车驶向的这个家乡,却不是那个让张琴能够安顿身心的地方。张琴最终选择退学离家,远走深圳成为第二代打工者,寻找金钱和生活上的自由。在张昌华夫妇眼中,张琴是重蹈了自己的覆辙,而没有选择那条通过读书考学真正突破壁垒的路,这个家庭为此爆发了激烈的代际冲突。随后,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张昌华夫妇失去了在广州的工作,不得不选择回乡务农,女儿张琴则坚持在深圳的夜店中打工生存下去。本片在聚焦张昌华一家之外,还用镜头展现了真实春运大潮,捕捉了人们在途中遭遇的波折、相遇与交谈,宛如一幅跋山涉水的归乡群像。本片曾获2010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VPRO IDFA奖、《青年电影手册》2011年年度纪录片大奖。
影片聚焦于深圳康佳通讯制造总厂的工人生活,分四个部分,工厂、青年、故乡和日记。一开场即以五分多钟的冷峻长镜头在车间内横向往返拍摄,剖开工厂青年生存系统的横切面,也立住了全片冗长、写实、凝视的镜头基调。第一部分“工厂”,是以凝视的方式观看工人的一天。进入“青年”则是一些碎片,从对命运的茫然到对命运的无奈,工厂青年们似乎生活在某种“天注定”中。而“故乡”已经成为他们拍照的背景。他们是故乡的“游客”,是土地的“游魂”。真正触及内心的是将工厂青年变成我们自己。“日记”的部分记录着崩溃与炼狱般的折磨,摄制组成员在这一部分开始“介入”,到工厂车间内工作一个月,与流水线上的工人保持一致的作息,摄制组成员用镜头记录每天的生活,大量谈及自己的体验,探讨大工厂劳动的意义以及这种生活加诸人身心的巨大影响。(或许这就是“三和大神”们后来选择逃避的长期固定的工厂生活。)
“机械师”是汉南·马吉德(Hannan Majid)和理查德·约克(Richard York)执导的2010年英国纪录片。影片记录了孟加拉国制衣工人被剥削的现状以及三个在达卡工厂工作的年轻妇女的个人故事,在拍摄制衣厂里普通制衣工人的过程中还贯穿了对西方快时尚行业背后人力成本的观察。本片由半岛电视台国际组织委托制作,在一系列国际传播之后,由国际非政府组织接手,用来促进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权益问题的关注。片中的主角都是在生活上拥有悲惨经历的年轻妇女,因生活困顿不得不去工厂做工。但她们抱怨,说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足够或及时的报酬,强制性加班而且通常没有补偿。这些妇女为零售业巨头缝制衣服时,她们的母亲却照顾着她们众多的小孩。这部纪录片的后续重点是一个20多岁的服装工人,家人在她9岁时就把她从一个村庄带到工厂里工作。她一个人住,每月工资为45美元,比孟加拉国的每月生活费低得多。她工作的同时还在全国服装工人联合会(NGWF)运营的工会办公室担任志愿者。NGWF组织了在达卡的抗议活动,尽管很有可能因参加抗议活动而失业,服装工人们仍然上街游行,要求公平的工资和安全的工作条件。
《养家之手》是由罗宾·布洛特尼克(Robin Blotnick)和瑞秋·李尔斯(Rachel Lears)执导的英语纪录片,记录了非法移民工人在纽约上东区试图争取合理工资和改善工作条件时所进行的斗争。电影的关注对象是一群为纽约上东区的居民提供食物和咖啡的工人,但这些人的另一重身份是非法移民。尽管这些工人工作的咖啡厅看上去是一个公平高效的工作场所,但是影片揭示了这一光鲜背后的黑暗,危险的工作环境、被克扣的工资;更严重的是,如果要请病假,管理人员就会开除工人。2012年1月,在三明治制作工人Mahoma Lopez的带领下,该组织联合起来,试图为自己发声并实现公平的工作条件。在受到“占领华尔街运动”启发的组织者的协助下,工人们冒着被驱逐出境和丧失生计的风险与资本家作斗争。当工人们向纽约州劳工部发起的投诉被忽视,他们的困境变得复杂。这桩案件在法庭上和大街上都进行了斗争,为的是让人们意识到非法劳工在美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和这些工人正在面临的不公正待遇。
《推销员》展现的是四个《圣经》推销员的工作日常。同各类推销员一样,他们挨家挨户上门说服潜在客户购买产品。不同的是他们售卖的是神圣的信仰,尽管信仰被物化为了一套装帧精美而价格不菲的书册。四个推销员从新英格兰地区一路来到芝加哥,白天各自上门推销商品,晚上回到汽车旅馆闲聊。除了推销员的个人生活,形形色色的客户也是影片展现的对象:囊中羞涩的,冷漠拒绝的,爽快大方的。中年推销员保罗是四个人中的焦点,在他的风趣与轻松之下隐藏着忧虑与疲惫。影片的最后,镜头定格在他望向门外的茫然而凝重的表情。《圣经》在影片中成为一个投下阴影的模糊意象——为什么工作并不十分重要,生活压倒一切。《推销员》的拍摄手法富有革新意味,是“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的代表之作。2002年被国际纪录片协会(IDA)评为史上最佳20部纪录片之一。
这是《华氏911》导演迈克尔·摩尔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记录了其家乡密歇根州弗林特市因通用汽车公司(GM)大规模关闭当地工厂和裁员而导致的衰败景象。该地本是GM公司的诞生地和制造基地,居民的生活与其息息相关,因而GM总裁罗杰·史密斯的经营决策直接导致了该地的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摩尔决定让罗杰·史密斯亲眼看看弗林特正在发生的一切。于是,以寻找罗杰为主线,纪录片以摩尔第一人称的视角和解说展开。摩尔同时走访了好友、居民、政府人员、演艺明星各色人物,并穿插新闻报道、广告、节目等影像素材,各方面展示弗林特的尴尬境地。几经曲折,摩尔最终在罗杰的圣诞致辞现场与其有了一段短暂的对话,当然,他希望罗杰去弗林特看看的要求以失败告终。
1970年代,美国著名女导演芭芭拉·库伯加入肯塔基州哈兰县的煤矿工人罢工运动中,拍摄了这样一部反映矿工运动的纪录片。矿工们的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工作环境连基本的保障也无法得到,患上尘肺病后,工人们无法得到救助,还得继续工作,直到身体恶化到一定程度才能领到微薄补偿。于是矿工们联合起来组织了罢工运动,但遭到矿主和警察的粗暴对待,一位年轻劳工遭到枪杀,这激起大家更大的团结力,最终,矿工们改变了这一切,个人权益得到很大的改善。导演同时参与了这次罢工,体现了极其珍贵的社会责任感,该片1977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
导演米歇尔·格拉沃格通过摄影机记录了来自五个国家民工的故事,包括乌克兰顿涅茨克盆地的矿工、印尼卡沃哈山脉的硫磺搬运工、尼日利亚哈科特港的屠夫、巴基斯坦港口的拆船工、中国鞍钢工人,导演以近距离和个人化去记录他们在困境中的活动,用追踪式的运动镜头结合真实的工作环境去捕捉五种工人们的劳作“奇观”。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郊区,三十位失业的汽车零件工人走进他们闲置的工厂打地铺,并且拒绝离开,他们唯一想要的是让尘封的机具重新恢复运作,这简单的工人自发行动却引发了全球化的论战。Forja汽车零件厂在员工的手中从停工到恢复生产,这代表了部分的新工人运动:占据破产的工厂,从失败体系的废墟中再造工作,组建工人所有的合作社。曾是拉丁美洲最强大中产阶级所在地的阿根廷,在2001年惊动世界的经济崩盘过后,发现自己身处于废弃工厂林立、大量失业愁云惨雾的鬼域。导演兼制片的艾维·刘易斯(Avi Lewis)和知名作家兼制片的娜欧蜜·克莱(Naomi Klein)带领观众进入这些平凡理想家的生活、以长时间拍摄来参与他们为自己争取工作、尊严和民主的艰辛历程。
“阿拉亚”是一个古老的天然盐矿位于仍然在委内瑞拉东北部的半岛,枯寂的大地上,一座座洁白的盐山,是阿拉亚男女老少生活谋生的全部指望。在一次次的捶打、采盐、运盐中,他们的双手被盐侵蚀,他们日复一日从海中晒盐并拿到集市上出售,与此同时还要面对残酷的价格竞争,在重复的肌体劳动中证明了劳动者的生命。《阿拉亚》是委内瑞拉民主运动后第一部获得国际声誉的电影,也是不可错过的拉美女性电影。导演玛戈·贝纳塞拉芙是第一位毕业于巴黎电影学院(IDHEC)的拉美导演,本片是她唯一一部纪录长片。
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加勒比海岛屿的一片原始海滩是游玩圣地。但游客并不知道,在几英里远的地方,成千上万海地人在奴役之下被迫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工作。甘蔗园主把为了削减成本,克扣海地人工资。在国际贸易的作用下,园中的大部分甘蔗最终成为了美国人的厨房里的糖。海地人每周工作7天,每天14个小时,但他们仍然得不到体面的住房,过着缺水缺电缺乏教育和医疗保健的生活。作为海地人福祉的代言人,西班牙神父Christopher Hartley把这些最贫穷的人组织起来,去挑战狂热获利压榨工人的资本团体。这部电影探讨了和每个人相关的问题,让人思考身边的消费品究竟来自何处,生产他们的工人付出着什么以及我们应负的责任和代价。
加拿大导演Jennifer Baichwal跟随以拍摄工业风景著名的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深入那些被称作“世界工厂”的国家,拍摄那些被大规模人类工业彻底改变的地貌风景。从中国福建的工厂区和回收工业垃圾的乡村工场、三峡大坝、天津的煤矿基地,到孟加拉国的拆船厂。影片中展示的大多数照片都是在世界各地展出的,并使用大幅面野外相机在4x5英寸大型胶片上拍摄,冲洗成高分辨率、大尺寸的照片。影片通过探讨环境伦理与美学的相互影响,启发人们反思对这个世界以及自己居于其间的方式的看法。与一般的纪录片不同的是,本片几乎没有旁白评论,也没有提供一个关于环境改变的具体解决方案,这留给了观者巨大的空间去自由解读他们所看到的图像。
作者:云树、龙、泛舟颐和园、李照崟、陈是猫
4月11日(星期六)19:00-21:00,“尘肺:矿民、病人和我们的社会”线上沙龙将在腾讯会议、bilibili直播间举办,我们邀请了导演蒋能杰和“大爱清尘”理事长王克勤参加线上对谈,主题围绕尘肺病人以及与矿民相关的个人和社会问题。王克勤发起的“大爱清尘”在十年来致力于救助中国600万尘肺病农民兄弟,蒋能杰在前段时间公开了其纪录片《矿民、马夫、尘肺病》的公开视频链接。本次线上沙龙由706青年空间和南都观察联合举办。
关注南都观察的微信公众号(ID: naradainsights),在后台回复“尘肺”,可以获取此次沙龙的微信群入群信息。